心智圖教學全攻略:簡單5步驟、2025熱門心智圖app推薦

目錄

 

你是否常常思緒繁雜,想法在腦中打轉卻無法好好整理?心智圖(Mind Map)是一種視覺化的思考工具,能幫助你釐清脈絡、激發創意,無論是做筆記、規劃目標還是企劃發想都超實用!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學會畫出實用的心智圖,並推薦 2025 年最熱門的 8 款心智圖app,讓你思緒不再打結、靈感源源不絕!

心智圖是什麼?從概念到用途一次搞懂

心智圖的定義與原理

簡單來說,心智圖就是把你腦袋裡的思緒「畫」出來。它會以一個主題為中心,像放射線一樣往外延伸出相關的想法或資訊。你可以用關鍵字、圖案、顏色、線條來表示不同的概念,讓複雜的內容一目了然。這種方式很適合整理思緒、發想創意或做重點統整,視覺化的效果也比單純文字筆記更清楚。

 

心智圖的發明者與科學基礎

心智圖不是隨便畫畫而已喔!它是英國學者托尼・博贊(Tony Buzan)在 1970 年代提出的。他結合心理學、語言學還有一些頂尖人士的筆記法,發展出這套「用圖像思考」的工具。心智圖的設計原理符合大腦「左右腦並用」的思考方式,能幫助記憶力提升、創意思考更有邏輯。

 

心智圖常見應用場景

心智圖的用途非常廣,從學生做筆記、準備考試,到上班族規劃企劃案、做年度目標整理,甚至很多企業像是 Apple、Disney 也都會在團隊訓練中加入心智圖,作為創意發想的工具。只要有想要「釐清思緒」、「理清邏輯」的時候,都可以用得上它!

 

心智圖的兩大核心功能

一個好的心智圖,最主要有兩個功能:幫助思考統整資訊
第一,它能夠讓你把雜亂的想法清楚地梳理出來,找到核心主題。
第二,透過顏色與結構的視覺化設計,讓你更快抓住重點,特別適合需要整理龐大資訊的時候用。


行銷工作延伸閱讀:甘特圖表怎麼做?4步驟製作Excel甘特圖、產生器推薦

心智圖怎麼畫?手把手教你簡單5步驟

心智圖製作5步驟

不會畫沒關係,畫心智圖其實比你想像中簡單!只要掌握幾個基本原則,再照著下面這五個步驟做,無論你是學生還是上班族,都可以輕鬆畫出邏輯清晰又美觀的心智圖!

 

步驟一:確定主題與中心關鍵字

先在紙的正中央寫下你想要釐清的「主題關鍵字」,比如「年度目標」、「行銷企劃」或「旅遊計畫」等等。這個關鍵字要大、要明顯,是整張圖的起點。記得用不同顏色或加粗來強調,這樣才不容易失焦。

 

步驟二:簡化內容,一線段一詞語

延伸出來的每一條線上,只放「一個詞語」,不要整句話喔!這樣可以讓資訊更精簡、結構更清楚,也比較容易看懂。選字上建議用名詞或動詞,避免使用太多修飾語,才不會讓整張圖變得太雜太亂。

 

步驟三:用圖示與插畫標出重點

在關鍵字旁邊搭配一些小圖示或手繪符號,像是燈泡代表靈感、愛心代表喜好等等,可以幫助視覺記憶,也更容易抓住重點。即使畫得不專業也沒關係,重點是自己看得懂、容易辨認。

 

步驟四:主線與支線的架構層次

畫心智圖的時候,建議用粗細不同的線條來區分主題與分支。像是最核心的主線就畫粗一點,往外延伸的支線就畫細一點,讓整體看起來更有層次,思考起來也比較有邏輯。

 

步驟五:善用顏色分類與視覺強調

 

最後一個重點就是「顏色」!不同的顏色可以代表不同的分類、方向或重要性。比如紅色代表待處理事項,藍色代表完成項目等等。要提醒的是,如果是要給別人看(像是簡報用),記得不要用太淺或太亮的顏色,以免觀眾看不清楚。

避免這些錯誤!新手常犯的心智圖誤區

心智圖

雖然畫心智圖看起來很簡單,但剛開始接觸的時候,其實很多人都會踩到一些小地雷。以下這幾個常見錯誤,只要你避開了,心智圖看起來就會清楚、結構完整又實用!

 

誤用完整句子或大段文字

心智圖不是在寫作文,也不是抄筆記!常見新手會把整句話搬上去,結果整張圖看起來又擠又亂,重點也不清楚。記得一條線上只放一個「關鍵詞」,這樣才方便記憶與理解,也比較符合心智圖的設計邏輯。

 

偏離主題、發散無中心

心智圖的重點是「圍繞核心主題」發散思考,但很多人畫著畫著就跑題了,結果整張圖東一塊西一塊,最後連自己都看不懂在畫什麼。建議你時時回頭確認中心關鍵字,確保所有分支都跟主題有關聯。

 

忽略顏色、線條與圖示的引導力

顏色、線條、圖案這些不是裝飾品,而是幫助你分類、強調重點的好工具。很多人畫圖時只有黑白線條,看起來超單調、也難以區分主題。其實只要多一點顏色和圖示,小小的改變,就能大幅提升整體可讀性與記憶力!

 

忽略邏輯層次與結構感

 

心智圖不是亂畫一通,要有「由內而外」、「主幹→分支」的結構感。有些人畫起來像打結的毛線球,就是因為沒弄清楚層次。建議你畫的時候可以用粗細不同的線條、大小不同的字體,來幫助分出主次關係,讓圖看起來更有邏輯、有條理。

8款熱門心智圖app大比拼

想畫出又快又美的心智圖,其實不用動手畫,只要選對工具就能事半功倍。以下為你精選 2025 年最受歡迎的 8 款心智圖app,不論是學生、上班族還是團隊合作,都能找到適合你的那一款。

 

第1款、XMind

  • 功能完整,支援魚骨圖、樹狀圖、演講模式、表格、錄音等
  • 跨平台操作(含電腦與手機),適合專業用戶
  • 缺點:免費版會有浮水印,繁體中文支援尚未完善

 

第2款、MindMeister

  • 支援多人即時協作,並有時間軸回溯、簡報模式
  • 適合小型團隊與企業使用
  • 缺點:尚未支援繁體中文,部分進階功能需付費

 

第3款、Mindomo

  • 可從大綱自動轉換成心智圖,支援離線編輯
  • 適合做教育訓練或需要圖文整合的使用者
  • 缺點:進階版價格偏高,介面偏向英文

 

第4款、GitMind

  • 完全免費,支援繁體中文、模板豐富
  • 可多人協作與雲端儲存,對新手超友善
  • 缺點:免費帳號僅可建立 10 張心智圖

 

第5款、Coggle

  • 操作簡單,適合剛入門的使用者
  • 支援多人編輯、自動儲存、多格式匯出
  • 缺點:不支援繁體中文,無法合併多張心智圖

 

第6款、Cacoo

  • 適合製作多種圖表(流程圖、架構圖、心智圖)
  • 可即時多人編輯與評論,支援 Google Drive 等雲端服務
  • 缺點:操作邏輯偏向專業設計工具,新手需花時間適應

 

第7款、MindMup

  • 不需註冊帳號即可快速上手,介面簡單明瞭
  • 支援匯出 PDF、PNG、XMind 等多種格式
  • 缺點:功能較基礎,較不適合做複雜圖表

 

第8款、EdrawMind

  • 繁體中文介面,支援心智圖轉換甘特圖、PPT 演示
  • 適合做專案規劃、教學簡報用
  • 缺點:模板數量較少,完整功能需付費升級

不想額外學心智圖app?5 個免費心智圖製作方式

如果你只是偶爾需要畫心智圖,或是不想再額外學新的心智圖app,其實手邊的簡報工具或筆記軟體就能輕鬆上手。這邊整理 5 種「不用額外下載、免費就能用」的心智圖製作方法,讓你快速完成整理、發想、筆記等需求!

 

第1款、用 PowerPoint 快速製作心智圖

  • PowerPoint 的插圖功能很靈活,只要用「SmartArt」中的階層圖或關係圖,再搭配文字方塊與連接線,就能簡單做出一張心智圖。
  • 優點是操作介面熟悉,不需要額外學習就能上手。

 

第2款、用 Word 的 SmartArt 畫階層圖

  • 和 PPT 一樣,Word 的 SmartArt 圖示裡也有心智圖類型的階層架構圖,只要選擇適合的樣式,就能快速建立心智圖結構。
  • 適合用於報告、企劃書中的重點整理。

 

第3款、Google 文件與簡報的手動心智圖製作

  • 使用 Google 雲端的「文件」或「簡報」,透過「插入 > 繪圖」功能,加入圖形、線段、文字框,就能手動畫出一張簡易版心智圖。
  • 雖然沒有專門模板,但好處是多人可同步編輯、即時儲存,不怕檔案遺失。

 

第4款、Evernote 筆記整合 XMind 輕鬆轉圖

  • 如果你平常習慣用 Evernote 做筆記,可以先在裡面列出心智圖的大綱,再一鍵匯出到 XMind,自動轉換成完整圖形結構。
  • 很適合需要先寫大綱、再視覺化的使用者。

 

第5款、Canva 簡易拖拉式設計也能做出心智圖

  • Canva 雖然不是專業心智圖工具,但它提供大量設計模板,也有文字框、線段、插圖等元件,可以自行拖拉排版,快速完成一張美觀的心智圖。
  • 適合用於簡報設計、社群貼文、視覺筆記等應用場景。

這些方式不僅免費,還能善用你原本就熟悉的工具,對於時間不多、只想快速完成一張心智圖的人來說,是超實用的替代方案!

心智圖製作常見問題

Q1:心智圖一定要從中心往外畫嗎?可以橫向或直向排列嗎?

A:心智圖的核心設計是「放射性思考」,所以大多建議從中心主題開始往外延伸,這樣才能清楚展現思考的層次與邏輯。不過如果你覺得橫向或直向排列對你來說更順,也沒問題,工具與格式都是輔助,重點是「讓自己看得懂、有幫助」。

 

Q2:畫心智圖有字數限制嗎?每個節點可以寫多少內容?

A:理論上沒有硬性字數限制,但建議「越簡潔越好」,以一條線一個詞語為原則,避免一段話塞滿一個節點。你可以把內容拆成主詞、動作、說明等幾個分支,這樣不只好整理,也更容易閱讀。

 

Q3:能用心智圖來規劃長期目標或人生計畫嗎?

A:當然可以!很多人會用心智圖來做「年度目標」、「職涯發展」、「人生五年計畫」等思考整理。透過層層延伸的方式,從大方向拆解成小行動,讓你更容易聚焦目標、擬定策略,是很實用的自我管理工具。

 

Q4:手機也能畫心智圖嗎?會不會太小、不好操作?

A:現在很多心智圖app,像 GitMind、XMind、MindMeister 都支援手機操作。雖然螢幕小一點,但如果只是簡單記錄、補充想法,還是很方便;需要整理結構的話可以回到電腦端編輯更順手。

立即預約行銷顧問諮詢

返回頂端